卷四
由于一念无明继续着这股劲儿,一直相互攀缘,就好像“能”的这边就要知道,“所”的这边就不给知道,僵持成一团而动荡不定,就形成了相续的错觉。
先来看世界相续,这个动荡摇摆形成漩涡一样的形状,就是世界最早的雏形,佛教里面把这个直接与虚空对接的,叫“风轮”。此时这股无明劲儿依旧不放手,继续追踪结暗成色,呈现出坚硬而有障碍的相状,越来越坚执,形成所谓“金轮”,也就是凝固的地大;这个无明继续在地大上作用,导致风大与地大互相摩擦产生热量,就是“火轮”;同时地大中也有滋润的情态,被火大一蒸腾,地大中就有水出,不断作用形成“水轮”,周满十方世界。这样四大种就风生水起,成就到位了。
接着看,“无明欲明本明”的那股劲儿还在不停地作用,火性轻盈飘逸就向上腾蹿,水性沉重向下流坠,就在坚硬的物质世界中发生差别,水湿为巨海大洋,干地为洲滩陆块。如果妄想中火的劲儿大于水,向上竖则结为高山,如果水的劲儿大于土,就抽成固态的草木生长。如果看过喜马拉雅山的断崖横截面,就会相信真的是这样。
当然四大组织也是互相兼容的:比如水大中也有火大,所以海洋中具有火山爆发的能力。反过来地大中也有水大的存储,所以种植的蔬菜植物可以挤出水汁。同样植物抽干了水份也能作为燃料。再比如说,地大中的火大也在,故而两石相击就会撞出火花,陆地本是干燥为本,但其中也有江河竞流,说明地大中也有水大,就这样妄心、妄境交互作用,辗转相递,就有了世界万相的呈现,也因此才有了依报世界“成住坏空”的演变过程,终而复始,相续不断。
这个世界的展开状态,就是“世界”这个名词的含义,“世”为迁变流动的意思,就时间而言;“界”为方向位置,对空间而论。所以“上下左右曰宇,古往今来曰宙”,就这么来的。而一切众生无非就是在时空中相逢,并交织来往。所以《地藏经》中讲“此界坏时,寄生他界。他界次坏,转寄他方。他方坏时,辗转相寄。此界成后,还复而来”,说的正是这回事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