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TIP

仅小院师兄内部复习使用,请勿转发小院外任何人。

WARNING

第二心所有法,略有五十一种,分为六位:一、遍行有五;二、别境有五;三、善有十一;四、烦恼有六;五、随烦恼有二十;六、不定有四。

​ 一、遍行五者:一、作意;二、触;三、受;四、想;五、思。

​ 二、别境五者:一、欲;二、胜解;三、念;四、三摩地;五、慧。

​ 三、善十一者:一、信;二、精进;三、惭;四、愧;五、无贪;六、无嗔;七、无痴;八、轻安;九、不放逸;十、行舍;十一、不害。

​ 四、烦恼六者:一、贪;二、嗔;三、慢;四、无明;五、疑;六、不正见。

​ 五、随烦恼二十者:一、忿;二、恨;三、恼;四、覆;五、诳;六、谄七、骄;八、害;九、嫉;十、悭;十一、无惭;十二、无愧;十三、不信;十四、懈怠;十五、放逸;十六、昏沉;十七、掉举;十八、失念;十九、不正知;二十、散乱。

​ 六、不定四者:一、睡眠;二;恶作;三、寻;四、伺。

​ 唯识佛法的特点更注重理性的思考观照,比较少照顾到信仰情怀。如果按照“随信行”与“随法行”来看,则更偏向于后者,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,更相应情怀者应该防范一种认知,即认为这是名相繁多的知识,好像与实修无关,大家要知道能实修的人一切法上都能实修,反之不能实修的人,此法上不能,彼法上也一定不能。就如同如果真信净土法门,一切法都可以助力,若不能助力,则需反思一下自己对净土的信是否属实。而且,我们很多时候实修不起来,也许正是闻思不到位,乃至缺乏对知识点理解力的支撑,一直不善领悟,所以才导致难以入道。今天继续来看“随烦恼”的具体内容。

​ 第六个是“谄”,在染污的世界中一定有虚伪的内容,出于某种目的,我人就会想方设法投其所好,这种奉承矫曲的心态会让心不能正直,就是“谄心所”。

​ 第七个是“憍”,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拥有一定的能力,或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,但由于不具备内敛的修养,就会高慢自吹,看不起别人,就是“憍心所”。

​ 第八个是“害”,内心缺乏慈悲,对于别人的名声、地位,甚至是身心性命,总是有意去进行损害,给大家带来恐惧与不安,就是“害心所”。

​ 第九个是“嫉”,我们常说嫉贤妒能,担心自己的利益不能保证,总是不愿意别人的才华、道德以及形象比自己优秀,看到别人的优秀心生不满,就是“嫉心所”。

​ 第十个是“悭”,对自己拥有的财富、名誉、学识产生深深的依恋,既不愿从物质上分享,也不愿用能力帮助别人,而且还隐藏起来害怕别人知道,用佛法的话讲就是从来没有布施之心,就是“悭心所”。

​ 十个 “小随烦恼”已经讲完了,在此我们总结一下其特征,可归纳为四点:一是这类心所他们生起的范围狭小;二是他们只与意识相应;三是他们只能单独而不能同时生起;最后一点是他们形象上比较粗猛,很容易觉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