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TIP

仅小院师兄内部复习使用,请勿转发小院外任何人。

WARNING

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

“须菩提,于意云何,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,以用布施,是人以是因缘,得福多不?”“如是。世尊!此人以是因缘,得福甚多。”“须菩提,若福德有实,如来不说得福德多,以福德无故,如来说得福德多。”

​ 《金刚经》前后的内容貌似一致,然而有总括与细论、教义与境理、开解与用心的差别。不论怎么表法,都是为了将我人从语言的脚步,导入心性的升华。

​ 这里再一次讲到布施功德,前面的一切布施,都是为了衬托受持本经的福德更大。但是不论从什么层面校量,只要有说“福德”这个概念,就依然会生出对福德的执着,怎么也投入不到真正的“福德”状态中。什么是“福德”的状态?就是“没有福德,也不是没有福德 ,总之本经的每章每句,皆在防止行者落入人、我、众生的陷阱。

WARNING

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

“须菩提,于意云何,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?”“不也。世尊!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。何以故?如来说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。”“须菩提,于意云何,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?”“不也。世尊!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。何以故?如来说诸相具足,即非具足,是名诸相具足。”

​ 所有的人都会认为,佛虽然是佛,但总不可能超越形象的存在,所以会铁定地将佛设想成和自己一样形体的模样。殊不知无色界的众生,就已经没有身体的束缚,故而世尊说不可以色身见“如来”。凡夫这样的认知一旦被否决,我人所拥有的分别心识,又会自动找一个执着的投放点,所以世尊又说不可以具足诸相见如来。

​ 这一段经文说明告诉我人不要认定佛是色等五蕴之身,也即不可以“我”见佛;也不能用名相概念去描绘如来,也即不可以“法”见如来。不以色身见是“离色法”,不以诸相见是“离心法”。所以说佛既不是拟人化的身形,也不是哲学化的真理,一切万法都不是他,但是他一直就在万法中展现觉悟。所以古德说“毫厘系念,三涂业因,圣名凡号,尽是虚声,殊相劣形,皆为幻色”,可谓对这段经文最好的注解。

WARNING

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

“须菩提,汝勿谓如来作是念‘我当有所说法’。莫作是念!何以故?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,不能解我所说故。须菩提,说法者,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。”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颇有众生,于未来世闻说是法,生信心不?”佛言:“须菩提,彼非众生,非不众生。何以故?须菩提,众生众生者,如来说非众生,是名众生。”

​ 前面全依真如讲实相境界,不可以色身相见如来,那么如来也一定不能依色身而说法,但是声不自声,若不依色身而发声,那从何而说起这个法呢?故而世尊在此说“莫作是念,如来有所说法”,这里的重点是“莫作是念”,佛所说法没有定相之说,是“无说之说”;佛所说法也没有一个定相之法,一切缘起法中,每一法都是“佛法”。古德讲过“法本法无法,无法法亦法”。 若非得有一个定法为佛所说,则完全不领会佛说法之义。在另一部经典《金光明经》中也讲到“佛无是念,我今演说十二分教,利益有情”。因此在这里说,认为佛有说法的话“即为谤佛”。

​ 须菩提又问,那么如果将来有人听法了,到底还于法生不生信心?意思是法都没有了,众生怎么听法起信心呢?结果还是世尊道行更高,没有说信心的事,直接说连对“能生信心的众生”,也不能产生定见,既不要有“众生”这样的执着点,也不要有“不是众生”这样的执着点。“非众生”则可以断掉凡情,“非不众生”则能断掉圣解。凡情、圣解顿断,金刚般若波罗蜜就现前了!